首页资讯国内聚焦

楼市观察:别总是卖完地才想到保护古建筑

时间:2013-06-19 15:34:48      字号:T|T 来源:
姓 名: *    性 别: 男   
电 话: *     备 注:
核心提示:   近期,广州两栋建于民国时期的古建筑被开发商拆毁,令人扼腕叹息。广州市有关政府部门事后对此表达了“强烈的谴责”,称对历史建筑被拆毁“感到痛心”。但新华社调查发现,被拆毁的金陵台和妙高台所在地块,...

  近期,广州两栋建于民国时期的古建筑被开发商拆毁,令人扼腕叹息。广州市有关政府部门事后对此表达了“强烈的谴责”,称对历史建筑被拆毁“感到痛心”。但新华社调查发现,被拆毁的金陵台和妙高台所在地块,早在2007年就已被地方政府当作烂尾地块进行拍卖,开发商拆除它们前已通过合法程序获得许可。

  回顾近几年引发争议的古建筑拆毁事件,地方政府保护不力,是导致悲剧的一个关键因素。深究其中的内情,一些地方政府只顾眼前利益和任期内的政绩,将卖地收入看得比文物保护更重——修缮和保护古建筑需投入的大量人力和财力,睁只眼闭只眼将土地卖给开发商却能获得不菲的土地出让金。鉴于此,要想防范古建筑被拆毁的悲剧,需要有效地遏制地方政府的盲目卖地冲动。

  有远见的地方主政者应该意识到,古建筑其实是助力城市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从长远利益考虑,应将古建筑保护作为城市规划工作的一部分。地方政府在卖地之前,如果能对相关地块的文物和古建筑进行排查和登记,并制定有效的保护方案,古建筑被开发商“合法拆毁”的事件,恐怕也不至于频繁发生了。

  当然,防范地方政府因卖地冲动而将古建筑置于危险境地,不能完全靠地方政府的自觉。一方面,文保部门要加紧对文物或古建筑的登记和认证工作,防止一些古建筑不明不白就进入了开发商的拆迁范围。这种登记和认证,应该完全以建筑本身的价值为标准,而不只是看其是否属于文物保护单位、是否进了“历史建筑名单”。近年来,很多极有价值的古建筑,就因为暂未纳入国家文保单位而被肆意破坏,令人痛心。

  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要加强文物保护立法,完善问责机制,甚至明确出台规定,禁止将文物遗址和古建筑所在土地随意打包售卖。在卖地前设置专门的审核环节,看所售土地上是否有待保护的建筑,有无保护方案等。如此,增加破坏古建筑的违法成本,地方政府在卖地时才能“三思而后行”。

    0546房产网(东营房产网)认为:保护古建筑,应该加强古建筑文物保护立法。

【责任编辑:sysmanager】 Tags:

相关阅读

更多>>
  • 热点楼盘
  • 最新开盘
楼盘

楼盘名称 开盘价 位置 开盘时间
东营理想之城郁金 9000 新区 11-30
金基御景豪庭 9700 东城 11-30
东营吾悦广场 9500 新区 06-26
海通碧仙湖畔 9500 东城 11-30
海通学府壹号 10250 东城 05-09
海通御墅蓝湾︱洋 8000 东城 11-26
恒大黄河生态城 起价7500 开发区 02-29
凌上新街坊 15000 东城 11-30
万达蘭园 8000 东城 11-30
广饶乐安大院 一房一价 广饶县 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