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搜索 导航

时评:城市规划是百年大计

  近一段时间,世界各地一些城市在台风、暴雨的攻击下上演了“水漫金山”。相比起来,欧洲的城市较少被“淹”,这主要得益于城市规划和排水基础设施经得起考验。欧洲城市的排水设计标准多为五至十年一遇,防洪标准更是达到了千年一遇。由于欧洲属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建筑和地面多采用砖石材料。不少城市街道还沿用着上百年的石条路,中间有很多缝隙,形成了很强的渗水能力。城市绿地等开放空间也很多,天然的草坪或沙石地面,也能够起到分流雨水作用。

  欧洲城市管理者想了很多巧妙的点子。例如,在城市推广立体绿化,城市屋顶上修建花园草坪,既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又能在城市暴雨期间承接部分雨水,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雨水直接倾泻到城市地面。有些城市在社区公园中专门设计了一个个低洼的蓄水池,平时用作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运动场所,下雨时就成为小型的水库,发挥着蓄洪集雨的作用。灾害管理被视作一个系统工程来推进,比如将流域综合管理与洪灾管理结合起来,发起给河流让道、让河流重归自然的河流治理行动等。近年来,德国就拓宽了城市水系,拆除水泥堤岸,恢复城市河道的天然生态,大大改善了河流的生态功能和防洪泄洪能力。

  城市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和城市发展而出现的。城市的人口和建筑物高度集中,无序发展容易造成瓶颈效应,使小风险酿成大灾难。欧洲国家的城市环境管理、防灾应急能力建设也经历了一个发展阶段。人们逐步意识到城市规划是百年大计。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政策立法具有优先权,是制定各专项政策和规划的依据。欧洲各级政府在城市管理和规划过程中,非常重视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从专家到基层管理者,再到普通公众,他们的态度和意见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尊重和展现。最基层管理人员的参与确保了政策能够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并得以在基层落实,公众的意见则直接影响到决策是否能够体现以人为本。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城市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如何既解决城市发展的历史欠账,又能够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需要从城市规划入手,科学规划,有效应对,也需要从“单灾种”管理向多部门协作联动的综合风险管理机制转变。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最终以开发商公布为准。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