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市委六届九次全体会议描绘了东营“十四五”时期的美好蓝图,提出了二〇三五年基本建成高水平现代化强市的远景目标。高质量发展,交通运输先行。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宋迎章表示,他们将认真落实会议精神,以实干的品质、实干的本领、实干的作风、实干的精神,推动东营交通科学跨越发展,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宋迎章说:“‘十四五”’期间,我们拟谋划实施总投资2000亿元的118个项目,其中2021年谋划实施总投资1017亿元的31个项目,重点在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物流等五个方面求突破。”

东营市交通局局长宋迎章(资料图)
在铁路方面,宋迎章表示将重点建设京沪二通道天津至潍坊、东营至淄博、济滨东高铁,打造东西南北“十”字型高铁枢纽,建成市域铁路环线。同时,加快普速铁路和市域铁路建设,到“十四五”末,全市铁路里程达到495公里,比“十三五”末增加198公里,其中高铁达到127公里。
在公路建设上,市交通运输局将重点建设济南至高青和滨东潍沿海高速,完成东青高速改扩建,实施庐山路贯通、南外环和部分国省道大修项目,形成“两纵四横”高速公路网和便捷畅通的市域公路网。到“十四五”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万公里,比“十三五”末增加700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增加116公里;跨黄河大桥增加4座。
在水运建设方面,宋迎章表示,东营港区将重点建设10万吨级航道、液体集装箱码头、25万吨级单点系泊泊位,打造亿吨深水大港和黄河流域重要出海通道;广利港区借助小清河复航工程,建设海河联运专用泊位和连接小清河航道,打造海河联运枢纽港。到“十四五”末,东营港泊位达到80个以上,比“十三五”末增加15个,其中10万吨级以上泊位8个。
在民航方面,市交通运输局将加快实施中国商飞试飞基地基础配套、机场提升改造、航空器再交付中心等项目,建设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进一步优化、加密、增开航线航班。到“十四五”末,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50万人次,成为东西南北中转枢纽国际机场。
在物流建设上,宋迎章表示将重点建设东营港、中心城、广饶、鲁北物流园,实施东营港至河口、利津、垦利、史口、广饶原油、成品油管道项目,完善董家口港、烟台港、日照港至东营炼化企业的管道支线。到“十四五”末,形成以“一总部、四园区”为架构的物流节点网络,实现“港口+管道”模式覆盖全市石化企业原油进入,“管道+铁路”模式满足炼化企业成品油外送,成为沿黄沿海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交通物流重要节点城市。
“可以预见,‘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市交通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五年,将是我市交通加快破解瓶颈制约、提升战略地位的五年,也将是东营交通进入新时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宋迎章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将争做抓落实的实干者,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到‘十四五’末,基本构建起‘东西互济、南北贯通、陆海联动、多式联运、公铁海河空管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为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0546房产网(东营房产网):2021年,市民关注的无疑还是高铁是否能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