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东营房产

建功立业三十年—写在科达集团成立30周年之际

时间:2014-02-17 09:58:09      字号:T|T 来源:
姓 名: *    性 别: 男   
电 话: *     备 注:
核心提示:   30年间,大浪淘沙,市场变幻,历史忽略了科达的许多竞争对手,却让刘双珉与他的科达集团脱颖而出,屹立于优秀企业家及现代卓越企业之林。——题记  楔子  30年,不管是对一个人还是对一家企业来说,都是...

  作为“老三届”的高中毕业生,当年的刘双珉无缘参加高考。1977年恢复高考后,一是因为父母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顾;二是因为对创办企业产生了浓厚兴趣,刘双珉没有继续考学。尽管后来通过发奋自学,获得了本科学历,甚至作为创办大型企业的成功人士,有许多大学都主动邀请他去讲学,但刘双珉心中似乎总对曾经的学生生涯怀有一丝遗憾。而他对知识的那种渴望,对知识分子的那份敬重,更是始终没有减退过丝毫。多年来,科达集团大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在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的同时,积极吸纳优秀大学毕业生加盟企业。仅2009年至2013年的5年间,科达集团就引进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大学毕业生381人,专科以上学历的员工占到集团员工总数的80%以上。其中包括一大批北大、清华、复旦、同济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

  2013年7月28日,刘双珉专门致函分管人力资源工作的科达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爱伟等人,提出为企业健康发展,夯实人才基础,组织发动广大员工认真筛选“十佳优秀青年接班人”。通过热烈广泛的民主推荐、积极踊跃的个人自荐和深入细致的考察,终有10名“青年接班人”脱颖而出。截至2013年底,科达集团拥有中高级工程师500多名、项目经理100多名;集团35岁以下的高管有9名,约占高管总数的1/3;中层管理人员中,“80后”年轻人约占50%。科学化、年轻化、专业化、可持续化的团队格局和人才梯队,推动了科达集团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从1993年开始实行现代化公司治理开始,科达始终都没有间断过对自身管理系统的升级改造。在刘双珉倡导下,科达引进了泰罗制等国际公认的科学管理理念,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充分借鉴国内外大型企业的管理模式,积极打造适宜于科达集团的管理流程。

  优势的人才队伍,现代的管理模式,科学的经营理念,让科达始终焕发着勃勃生机。

  第五乐章:社会责任

  “视企业为生命,建绿色润人民。”这是内化于刘双珉和4000多名科达员工心灵深处的价值观念。30年来,科达集团始终把“绿色节能环保、高科技、无污染”奉为圭臬,推动各大板块科学健康发展。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广饶县大王公社三贤大队曾经办过一家小炼油厂,由时任副业队长的刘双珉负责管理。这类土炼油厂,以胜利油田落地原油为原料,就地取材、就地炼油、就地销售,成本低、回报高,在当时的黄河口地区遍地皆是。可三贤大队炼油厂经营没多久,刘双珉就极力主张关掉它,另上其他项目。原因很简单,炼油厂北边是邻村的几十亩棉花地,一到秋天,棉花盛开时,雪白雪白的。可过不了几天时间,雪白的棉花就变成了黄褐色,都是被炼油厂的油烟给熏的。棉花价格因为品质下降而降低,刘双珉心里非常难过。而且透过这大片的棉花,他也更加意识到土炼油厂的污染和危害远远不止这些。刘双珉说,自己宁可带着老少爷们儿出苦力推方土,也不想搞这损人利己的炼油厂。当时的刘双珉已经是三贤大队干部群众公认的创业能人,说出话来也比较有分量。尽管炼油厂是三贤大队大的一宗集体收入,但终大队领导还是采纳了刘双珉的建议,彻底关闭了那个小炼油厂。此后的时间里,黄河口地区的炼油厂经过了多少次的分分合合,三贤人始终再没动过重起炉灶的念头,科达集团也始终不肯涉足那些在绿色环保方面有欠缺的行业。

  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国各地都把转方式调结构、推进绿色产业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很多企业,尤其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面临着被调整、被改造,甚至被关停的严峻局面。面对国际国内大的经济气候,刘双珉和他的管理团队重新梳理科达旗下的产业,发现所有项目都是符合科学发展、生态环保要求的绿色产业,不存在被调整、被改造、被淘汰的隐患,不存在任何法律、政策和环境的障碍。顺风顺水好行船,没有障碍就是大的优势、大的机遇,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眷顾。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30年来,科达集团时刻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助残敬老、抗震救灾。刘双珉说,企业能做好表率,就可以带动和影响社会。只有真正融入社会,企业才能有大的发展。如今的科达集团整体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各产业结构与布局也进一步优化,一个行业号召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社会影响力大的大型企业集团,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社会职责。

  科达集团实施世纪助学计划,坚持对生活贫困的优秀大学生提供资助。为让科达华苑及周边区域的孩子们能在家门口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全程教育,科达集团展开了一系列“关注民生、重视教育”的具体行动。2009年,科达集团无偿提供20亩土地,并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科达伟才国际幼儿园。为科达小学建设用地,科达集团主动让出住宅建设用地50多亩,放弃了上亿元的经济效益。为解决居民买菜难、购物不方便的问题,科达再次拿出住宅建设用地40多亩,并投资1.2亿元,建设了东营市首家星级农贸市场——科达农贸市场。截至2013年底,科达集团先后拿出100多亩住宅用地,用于支持教育事业和民生工程建设。据不完全统计,仅2010年至2013年,科达集团就累计为贫困学生捐款2000多万元,为东营市残联、红十字协会等社会救助组织捐款5000余万元,用于公共事业的资金达3亿元以上。

  30年来,科达新老员工与集团同呼吸、共命运,风雨同舟、荣辱与共,融合成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科达集团的决策者们始终坚持为员工办实事、办大事、办好事,关心员工生活,重视员工成长,努力在企业内部做到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让员工不折不扣地享受企业发展成果,使员工在公司放心、安心、舒心、开心,对企业充满信心。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科达集团就积极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让员工在拥有一份稳定收入的同时,还能为退休后的生活做好储备,提前预留好“晚餐”。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科达集团没有像当时更多的民营企业那样,将缴纳养老保险视为企业对员工的一份奖赏、一份恩惠,甚至只为个别管理层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而是将其作为一项普惠政策,让全体员工共同受益。从2000年开始,科达集团员工已全部享有“五险”待遇。

  2003年,刘双珉决定把科达开发建设的首期商品房低于成本价分给员工。当时在科达工作的许多员工,包括工作刚一年的大专生和3个月试用期满的本科生都分到了房子。此后的时间里,为有效解决新进员工买房难问题,科达集团推行员工购房补助制度。以前未享受到集团购房优惠政策的员工,可获得10万元的购房补助,帮助许多科达员工圆了自己的住房梦。对于这些,刘双珉从来不以救世主自居。他始终认为,科达的发展壮大凝结着每个员工的辛勤和汗水。员工在企业拿高工资,拿福利待遇,是他们的劳动所得,而不是老板的格外恩赐。而当房地产连续涨价,个别企业把小产权房当作控制员工的砝码时,刘双珉又率先为员工办理了房屋全部产权,让员工真正拥有了“自己的房产”。

【责任编辑:sysmanager】 Tags: 建功立业三十年—写在科达集团成立30周年之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的“资讯”所有资料及图表仅供参考使用,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刊载这些文档不视为此楼盘已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或达到可以销售的标准,且不构成对任何楼盘的购买的邀约或意图。参阅本网站上所刊的文档的人士,应被视为已确认得悉上述立场。购房者依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资料及图表进行房屋交易做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资料及图表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忽。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所有信息以开发商提供为准!

相关阅读

更多>>
  • 热点楼盘
  • 最新开盘
楼盘

楼盘名称 开盘价 位置 开盘时间
东营理想之城郁金 9000 新区 11-30
金基御景豪庭 9700 东城 11-30
东营吾悦广场 9500 新区 06-26
海通碧仙湖畔 9500 东城 11-30
海通学府壹号 10000 东城 05-09
海通御墅蓝湾︱洋 8000 东城 11-26
恒大黄河生态城 起价7500 开发区 02-29
凌上新街坊 11000 东城 11-30
万达蘭园 8000 东城 11-30
广饶乐安大院 一房一价 广饶县 06-19